蔡小平:把论文写在盐碱荒滩上

作者:马如娇 高畅发布时间:2023-05-06浏览次数:45

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外拓基地顺泰生产区主任蔡小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军垦精神和敬业奉献的临海精神,扎根临海分公司最艰苦的农业生产⼀线,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辛劳和智慧团结带领管理团队排除万难、屡创佳绩。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江苏农垦人吃苦耐劳、百炼成钢的优良品格。

“有一份情感与土地割舍不断,有一种责任与职工紧紧相连,有一种精神与事业息息相关”,这就是蔡小平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刚踏入农业管理岗位的时候,他还是个农业的“门外汉”,可他深深的知道:“知识改变思想!思想改变行动!行动决定命运”这句话,自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以书本为老师,阅读各方面的相关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以老同志为师傅,细心观察他们的实际操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实践为老师,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正是这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步步的从“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的技术骨干。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他始终注重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分公司26、28、31大队队长的几年里,在基础设施条件较为简陋的情况下,他所在的单位产量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分公司前列。“真金不怕火炼”,哪里艰苦就在哪里发光发热。自2018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外拓基地四明生产区、临海农场四分场党支部书记、顺泰生产区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岗位在变,但是初心不变,不管他在哪里,他总能带领自己的团队攻坚克难,屡创佳绩。宠辱不惊,淡泊名利,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成绩归于他人,把责任留给自己,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业务素养一直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同事,让团队的心血和汗水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分公司总经理仰海洲说:“蔡小平同志工作最大特点是踏实,可谓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大忙季节白天黑夜不分上下班时间,哪里有工作需要就到哪里;工作需要的时间就是他上班的时间”。

2021年11月临海分公司与顺泰农场进行战略合作,在地势低洼、四周环水、土地贫瘠的沿海滩涂上,组建了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顺泰生产区。农场公司党委鉴于他过硬的工作能力,优异的成绩表现,任命他为顺泰生产区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顺泰生产区作为分公司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起点标准高,管理要求严。面对纷繁复杂工作局面,他锁定目标,抽丝剥茧,抓住主要矛盾,逐一攻关。抓班子分工,落实责任,不断强化贯彻执行力;抓好生产区的后勤管理工作,解决同志们的后顾之忧;经常性开展交流互动,强弱项,补短板,充分挖掘集体智慧;找差距,补不足,大力改造区域内落后的生产面貌;充分发挥顺泰党支部的阵地堡垒作用,加强党史教育,发扬军垦精神,充足精神之钙。正因为他发挥领头雁效应,顺泰生产区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2022年,顺泰生产区夏粮生产在历经播种墒情差,土质盐碱化重,冬春干旱少雨的重重挑战下,依然获得亩产752斤的较好成绩。

无惧风雨,奋勇争先。夏粮生产虽有小胜,但是秋粮生产更为关键。从水稻育秧,到平田整地,再到肥水运筹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他总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把好各项作业质量关。顺泰生产区2022年水稻种植面积17838亩,大队管理人员却只有10人,人均管理面积接近1800亩,为了弥补人手紧缺,管理力量不充足问题,他带头与生产区管人员分片包干,入住大队,身扑一线指挥生产,为大队减轻了压力,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平衡增产。“苦心人,天不负”,在他的带领下,顺泰生产区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声有色,水稻长势长相,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农场公司、银宝集团、苏垦农发公司、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2022年10月,顺泰生产区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完整的“三秋”,在他的带领下,充分展现了不胜不休的军垦人气魄,通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实现利润200余万元。“三秋”伊始,他从稻田丰产沟的开挖,到各项农资的准备,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亲自把关,严抓落实,确保各项环节万无一失。结合顺泰生产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地力情况,科学布局,精准谋划,充分挖掘生产区潜力。“三秋”期间,他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扛起主体责任,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全力以赴确保三秋工作全方位,无死角,高质量开展。科学构建生产区、农场质量检查巡视组和各大队三级联动质量检查体系,确保作业质量检查全流程无缝衔接,为“三秋”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基础。牵头探索沟壁播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在全力推进“三秋”各项工作开展的同志,他坚持强弱项,补短板,挤出有限的时间进行土地平整、有机肥定点使用等,持续改善顺泰生产区的基础条件,为以后的发展蓄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顺泰生产区水稻2022年10月18日开镰收割,在内无机具、外无固援的情况下,向社会组织大型联合收割机12台,大马力拖拉机39台套,按时间节点、质控要求于11月9日全面高质量“三秋”各项工作。

总之,临农人在盐碱荒滩上书写江苏农垦人的担当,践行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