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穿梭居民楼间、街头巷尾……今年以来,临海农场社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服务+网格治理”,将日常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参与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环境卫生整治、理论宣传、爱老助老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让新时代基层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志愿”服务居民“暖民心”。“我岁数大了,一个人在家,身体也不好,干不了什么重活,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我家情况后,经常有志愿者过来帮助我,过年都来看我,陪我聊天,有时候帮着我打扫卫生,每次看到他们来了,心里感觉特别温暖。”社区居民李奶奶说起社区党员志愿者,言语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激。为更好服务片区老年群体,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老人家中,为老人剪头发剪指甲、帮老人换灯泡、修水管、陪老人过春节、元宵节给老人送汤圆,用真情服务温暖老人。
“志愿”传播党的“好声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咱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大伙儿急难愁盼问题......”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简短精悍的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了能够让党的理论政策“声”入人心,让党的理论传播“有意思起来”,社区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在家门口开设“板凳”课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活”的方式、“俗”的语言,把党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
“志愿”开启基层治理“新篇章”。“感谢你们这些志愿者,这些墙上的小广告不仅影响小区居住环境美观,其中包含的一系列虚假信息还会导致一些居民上当受骗,就应该及时清理,清理的好。”社区居民朱阿姨看着正在忙碌的志愿者感慨的说。为了给居民营造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社区对“小区里存在停车混乱情况”“楼道有杂物垃圾堆放”“乱贴的小广告严重影响环境”......这些记录在册的社情民意,制定点单、派单、接单工作流程,通过“照单上菜”模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