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 银发生辉

作者:张海华发布时间:2023-07-05浏览次数:37

“您老都这个岁数了,还不在家里享清福啊?”老党员孙成敬总是被别人这样询问着。

也难怪,这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今年已经83岁了,是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最年长的“厚德临海人”。

以善教人 用爱育人

退休前,孙老是临海农场学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常务主任,是学生眼中最亲切的“孙爷爷”。“我们在外面打工,娃娃哪里顾得上,孙老师真是操了不少心。”农场学校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只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寄宿在亲戚家里,每当提到爸爸妈妈,孩子们就默默地流泪——想爸爸妈妈了。为了缓解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在学校的支持下,孙老建立了留守儿童详细档案,档案中孩子父母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等,并和家长们约定好通话时间,让孩子们能常常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

在孙老的心中,每个学生都如同他的亲人一般。苏悦、夏美丽两位同学患了重病,在上海住院治疗,几十万元的医疗费已将这两个农村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孙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带头捐款,前后捐了1000多元。在孩子生病期间,孙老还经常通过打电话、家访形式慰问她们,鼓励她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对一些特困生,孙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为他们送钱、送衣、送书等,这些年共资助特困生万余元。

热心公益 践行初心

“是党培养了我,也是社会给了我这个好机遇,我要更好地发挥余热,为社会多作一点贡献。”这是孙成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5.12汶川大地震”“6.23阜宁陈洋龙卷风灾情”,他都是积极捐款。“6.23”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孙老带头捐了500元。植树节,孙老自掏腰包1000多元,购买了“红火箭紫薇”树苗赠送给学校、幼儿园和托老所栽植,身体力行投入到“美丽临海 幸福家园”的建设中。

2020年的重阳节,退休职工、军垦老战士仲茂龙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来人不是别人,正是80岁的孙成敬。由历年的先进模范代表组成了最美农垦人志愿者分队,自成立以来,孙老积极响应,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和军垦老战士的家中、海逸祥托老所、农场学校……为困难家庭送关怀、为空巢老人义务理发、为留守儿童送来成长“大礼包”……

“这些年,职工居民逐渐转变了思想,开始简办红白事,这都离不开孙老的努力。”社区综合管理科科长陆学华感叹道。孙成敬是农场“白事”的记账先生,退休以后,他义务帮助农场职工居民操办“白事”,他坚持推进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白事简办”。有一年,有位农场职工的父亲去世,他的亲朋好友认为,老人去世,不扎纸张,不送花圈,不请乐队,酒席办得简单,别人会笑话的。孙成敬在那里帮忙,得知情况后,他努力做逝者家人的思想工作,讲解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好处,终于取得了家属的同意。在孙成敬的大力宣传下,越来越多的职工居民摆脱了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旧观念,体会到了“简约办事”“新事新办”的好处和实惠,为营造文明新风贡献了力量。

“我所做的一切不是冲着荣誉来的,我只是尽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退休二十余年来,孙成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时刻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心和赤诚,不计个人名利、热忱奉献,在职工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经风沐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