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四生产区地处农场“北大门”,尽管靠近运粮河,但上游排河水盐分重、杂质多,不利于作物生长,影响水稻高质高产。多年来,四生产区水稻生产用水主要来源于五支渠,由于灌区渠道工程设施年久老化,且只有一个输水口,很大程度上影响进水流量,无法发挥灌溉水的有效作用,造成水稻生产用水极其困难的现象。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农场公司党委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实地走访、与职工群众零距离交流,扎实开展“三进三问三解”大调研。面对四生产区”用水难“这一突出问题,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拿出“求是”的作风和行动,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坚持科学谋划,积极配合地方水利部门现场调研,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吸取基层经验和群众智慧,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坚持全面协调,积极推动灌区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把握平衡、综合施策,合理规划泵站设置。坚持精准落实,做好场地协调配合,靶向施治、有的放矢,及时开展渠道疏浚、清淤清杂工作,保证渠道进水流量。
农场公司党委持续聚焦“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加强调研的统筹安排,不断提高破解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正值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四生产区“用水难”问题有效缓解,让全场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