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青年人才综合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与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临海农场公司与盐城工学院探索深度合作模式,利用每月周末的5至8天,以“打造数字农场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青年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
深化校企合作。农场公司全程参与课程安排、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环节,深度推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盐城工学院在临海农场开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为校企深度融合和职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本次培训班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结合农场发展实际,组织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老师进行授课。通过培训交流,青年人才的综合素养将得到全面提升,盐城工学院和农场公司的合作将更加深入。”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陈伟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上指出。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青年人才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是本次“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精准人才培养定位,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课”,科学设置青年干部七种能力提升、礼仪与沟通、媒体写作等多种课程,实现专业、高效、可持续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这是一次奠基蓄势、着眼未来的培训班,是一次加油充电、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的培训班,是一次锤炼作风、展示形象的培训班。参学人员要认清意义、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早日成为推动临海高质量发展的栋梁之才。”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仰海洲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
强化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锚定临海青年工作的焦点堵点难点,采用理论授课、线下辅导、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临海青年形成宏观视野,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着力形成有力有效的培训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带着问题学,努力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更大的学习动力与更强的学习能力,让自己的思维更灵活、更缜密。”培训班学员成铁京在谈及学习感悟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