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沃野田畴尽“丰”景

作者:张海华发布时间:2023-10-19浏览次数:10

沃野田畴间,遍地现“丰”烟。伴随着秋风,临海水稻收获现场扬起阵阵清甜香气,收获机车轰鸣穿梭,稻穗不断被卷入机器,一粒粒黄澄澄的稻谷尽收“囊中”,田间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临海本部及外拓基地顺泰生产区秋粮作物种植面积共8.38万亩,预计秋粮总产量在54000吨左右。

为保证“三秋”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农场公司党委牢固树立抗灾保丰收思想,“抢”字当头、“早”字为先、“统”字贯穿,科学分析“三秋”形势,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扎实做好“三秋”生产工作,以秋粮“颗粒归仓”巩固粮食安全“压舱石”。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服务机制。成立三秋工作指挥部,全面指挥三秋工作。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深入收割、场头、播种等生产一线,多次组织召开“三秋”工作推进会、现场会、培训会,全面指挥调度“三秋”生产。深入推进“四比五争提升”活动、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三秋”战役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切实解决“三秋”生产工作难题。农场公司本部和社区党组织全体党员、管理人员组成的支农服务队伍下沉一线,切实承担起质量监督员的职责,严格监督作业质量,从源头上确保减损增产夺丰收,确保颗粒归仓。

强化机械力量,助力秋粮满仓。“三秋”期间,本部及外拓基地顺泰生产区投入大中型拖拉机28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52台;小型履带式收割机10台;以翻转犁、折叠重耙、旋耕机、灭茬机等为主各类配套农具近339台。此外,三秋指挥部整合区域资源,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备用车辆已全部到位,随时做好投入使用的准备,应对降雨后田间湿烂情况,提高收割效率。

为备战“三秋”,农机总站全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对“三秋”所需各类重点机械完成维修保养,确保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以最佳状态投入“三秋”工作。

强化晒储能力,突破场头瓶颈。为有效缓解粮食晒存压力,确保秋粮存放安全,新修场头21960平方米。“三秋”期间,共投入使用7条烘干线,日烘干能力达2650吨。投入使用公司自行创新研制的地上笼51套和自主研发建成风干仓9座,通过采取通风机持续吸风达到抽湿降低水分的效果,有效缓解场头压力,解决了遇不利天气场头粮食运转不畅的问题,达到短期安全囤存,为抢收和保种保粮提供全面保障。

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发展。“三秋”工作,始终将安全生产贯穿其中。各单位提前组织全体管理人员、机驾人员、零散用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及时签订了“两协议一告知”,严禁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坚决杜绝无证驾驶,保证农业机械安全作业。以党委领导抽查、纪委督查、安委办专项检查等形式,确保“三秋”作业机械必须证照齐全,场头电路、用电设备、消防灭火设备操作使用规范,秸秆禁烧禁抛,田间道路畅通无隐患。

强化值班值守,保持高效运转。“三秋”大忙期间,各农业大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农业管理人员自发吃住在大队,坚守生产一线,及早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确保遇到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向三秋指挥部汇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全力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

临海人以双手为笔、用汗水做墨,在临海大地上描绘了稻麦金黄、蔬果飘香的锦绣画卷,书写了辛勤耕耘、喜获丰收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