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退休不褪色 田头“传帮带”

作者:张海华发布时间:2023-10-22浏览次数:10

“你们不要光低着头数这个掉下来的颗粒数,要看看收割机有没有割漏的、压坏的,到没到边,到没到头……”近段时间,在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外拓基地顺泰生产区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老党员李学华忙着给刚刚参加支农的年轻人讲解如何检查收割质量的身影。

李学华是社区的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前,每年“三夏”“三秋”大忙,他总是活跃在原外拓基地四明生产区、顺泰生产区的支农一线。明知外拓基地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他仍然主动请缨,为粮食颗粒归仓出力。

在39大队,李学华正蹲在田间仔细数着专用检测框内的颗粒数,计算着损失率,还不时提醒身边年轻的志愿者李恒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检查。“现在这个收割机的速度就是没问题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会影响作业效率,太快了就会有很多水稻抛洒出去,损失率将会增加,你们要多留心啊!”指着不远处正在运作的收割机,李学华仔细嘱咐道。

“老李来都没告诉我们,等我们知道,他都在这忙了好半天了。今年来顺泰支农的,有很多新面孔,对顺泰情况也不是太了解,老李都是手把手教,给我们帮了大忙了!”提起李学华,顺泰生产区主任蔡小平连声称赞。

“顺泰这里,退休前这两年都来,对这边也有感情。退休了在家也没什么事,看到‘三秋’大忙了,想着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带着年轻人一起到田里跑跑,了解了解情况,尽量把损失率降的低一点。”面对大家的表扬,李学华腼腆的笑了笑。

正是像李学华这样在农场成长起来、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们,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凭借自身多年的经验优势,主动担当显作为,引领青年成长,助力企业发展,让“传帮带”的军垦精神在临海大地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