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三向发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宋婧发布时间:2023-12-12浏览次数:10

年初以来,临海农场公司党委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观念,坚持“人才引得进、人才用得好、人才留得住”原则,着力从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青年人才在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践中检验成效、在提升能力中炼就过硬本领,锻造成能干实事、破解难题的新时代农垦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垦区作出临海贡献。

悉心育才,锻造实干本领

近年来,农场公司党委围绕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引进人才30余名,招聘农业一线协管员40余名,不断充实新生队伍。对于后备新生力量,农场公司党委悉心育才,创造学习机会,不断提高青年员工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综合素质。

入职第一天,为青年员工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组织青年员工走进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临海农场陈列馆参观学习,增强事业使命感。组织青年员工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专家讲座,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洗礼,激发奋进动力。赴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开展“临海青年心向党鼓足干劲创未来”户外拓展主题团建活动,展现青年员工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锻造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厚植青年员工爱国爱垦爱场情怀。在工作上给青年员工配备政治、业务双导师,帮助青年提升素养,分公司开展“青蓝结对”工程,精心挑选政治站位高、业务水平精、实践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师傅,引导徒弟开展各项工作,并协同技术攻关。与盐城工学院进行深度合作,举办“打造数字农场,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礼仪与沟通、媒体写作、市场营销、国学智慧等八个方面课程,提升青年员工战略思维能力、党务政务工作水平、写作能力、营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精心用才,放到一线“打磨”

农场公司党委勇于让青年人才担当重任,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2023年初提拔使用60余人,35周岁以下年轻人达68%。用好考核指挥棒,完善人才容错纠错机制,让青年员工深入基层一线,在最难、最苦的岗位锻炼,磨炼意志、施展本领。

2023年,分公司将4名研究生安排在农业生产一线担任协管员,学习农业生产和管理技能,在“三夏”大忙中协助大队担起重任。2名女研究生在师傅带领下,从初来农场的稚嫩到如今的从容应对,已经能较好地胜任农业技术员工作。

今年“三夏”,五生产区技术员吴娇娇在田间为大队管理人员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她娴熟地介绍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器械使用、药剂配制等方面讲解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注意事项,为生产区做好技术服务。如此繁重的工作,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司把我们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岗位,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更要做好。”吴娇娇说。

24大队副队长王荣,去年1月份从外拓基地调回本部提拔为副大队长主持工作,在他的影响下,今年产量取得较好成绩。“这两年,‘青蓝工程’新结对35对,为分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既‘输血’又‘造血’,师徒互助互学、互勉共进,保证青年员工1年‘站稳岗’、2-3年‘站好岗’、4-5年‘出实绩’的目标,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分公司工会副主席李晓蓉说。

用心留才,构建暖心环境

为解决青年人才和新引进大学生后顾之忧,农场公司党委多方式关心爱护新引进青年人才。

农场给新引进人才提供每人一间整洁干净的宿舍,一套生活用具,开设职工食堂,每月给予补助,确保住食无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日前举行的农场公司党委举办的青年人才座谈会上,青年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对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对单位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等方面问题畅所欲言。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服务意识,提升专业能力,牢固树立敢于吃苦、敢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农场公司党委书记仰海洲积极参与互动,寄语青年员工要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党委委员陈必春联系自己的工作经历,围绕“能学”“能干”“能写”“能说”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入职以来的工作心得分享给大家。

节日期间,农场公司党委组织不能回家的青年员工参加茶话会,送上节日祝福和关怀……让青年员工深深感受到公司党委全方位关心,帮助人才快速适应环境、进入角色,营造全力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好氛围,构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暖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