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临海农场综合服务中心内依然灯火通明,机声隆隆。一车车新收割的优质小麦通过传送带,被送进电脑自动化控制的塔式烘干线上,经过一层层网片进行着均匀烘干。“三夏”期间,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应对夏粮收获高潮,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夏粮安全归仓。
“净重量42.65吨”,运粮车驶入综合服务中心内,志愿者们立即安排过磅,登记上粮食重量。运粮车满载而来、空箱而去,采样、称重、卸粮、驶离,环环相扣,衔接紧凑。粮食陷入地坑被提升到清理筛,经过风选去除杂质,徐徐地输送进高处的烘干塔内。“前边是清理筛子,后边才是烘干塔,通过流水线输送进去,再源源不断地送出来,一进一出,湿麦就变成干麦了,便可以贮存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徐兵介绍说。
“今年气温高,田间小麦水份低,收割上来的小麦都是直接运到我们这里进行烘干。我们24小时不停,一天每遍烘500吨,能够将小麦水分含量降到标准线12.5%。”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尹卫中正在控制室查看仓室内小麦的水分指示情况。自5月22日烘干线开烘以来,综合服务中心全体管理人员就进入昼夜不停的工作状态。过了深夜十二点,尹卫中眼皮有些酸困,但他丝毫没有歇下来的打算。“有多少送多少过来,都烘!哪有让到手的粮食坏掉的道理!”
及时烘干晾晒,可最大程度减少粮食浪费。据了解,三夏期间,农场共投入使用7条烘干线,日烘干能力达35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