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蛋销冠:在烟火巷陌中孵化她力量

作者:马如娇发布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10

周边乡镇街道走街串巷、指甲缝里残存的泥渍、微信群里跳跃的订购信息……构成了临海农场“海棠鸡蛋姐妹团”尹葆花、陈莉莉和赵月的日常。  

3名“70后”“80后”“90后”女员工,用半年时间将流动地摊升级为覆盖12个社区的鲜蛋供应网络,日均售出2000枚以上鸡蛋。她们的故事,藏在每一颗带着泥土芬芳的鸡蛋里。“土鸡蛋不能太干净,但也不能脏得让人皱眉。”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尹葆花摊开双手,右手指尖的茧子旁还沾着蛋壳碎屑。团队拒绝工业化清洗,“那些泥点是天然的品质印章”。  

“细致活”中的品质服务

海棠鸡是散养的,鸡蛋外观看起来不算很干净,有些顾客对此颇有微词。鸡蛋最忌讳用水洗,用水清洗过后的鸡蛋,不易保存。姑娘们试验了多种方法,鸡蛋表面有透气孔,为了保持新鲜,不能沾水擦,只能用干毛巾擦拭将脏东西擦掉,遇到顽固泥巴鸡屎就用指甲抠。她们拍下对比视频发在订购群,赢得顾客连连点赞。“现在客户反而说,有小泥点的鸡蛋更新鲜。” 

“笨功夫”里的商业逻辑

在社区,总能看到80后成员陈莉莉教居民用微信。“张爹,点这个转发点赞就能得10颗鸡蛋哦!”她手机里存着200多位客户的备注:李奶奶牙口不好要小颗蛋;王爷爷孙子挑嘴只吃初生蛋……团队账本同样记录着特殊标记:“10月3日,双龙小区陈姐二胎坐月子,送双黄蛋6枚”“12月14日,帮独居吴爷爷代购血糖仪”……这些手写备注的“需求密码”转化为40%的复购率。她们让顾客感受到购买的不仅仅是鸡蛋,还有被记住的温暖。

直播间的“烟火经济学”

直播间里,东园菜市场人潮鼎沸,陈莉莉、赵月戴着棉纱手套正轻擦蛋壳。“欢迎大家来到临海农场直播间,家人们看这个鸡蛋,我给大家仔细瞧瞧,蛋黄漂不漂亮!”她举起强光灯测量鸡蛋,在线人数瞬间突破1000人。团队独创“蛋黄指数挑战”——弹幕每刷满100个“赞”字,便现场检测一项指标。菜场里人来人往,很快被吸管吸起完整蛋黄试验吸引聚集过来,线上直播曝光率更是多达3万余人次,当天线上线下累计收益达上千元,受益60%下单客户来自直播间推荐的“临海农场海棠鸡蛋订购群”。看着老顾客们熟稔地自提鸡蛋,陈莉莉笑着说:“我们卖的是鸡蛋,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产业兴,则农场兴。发展产业是我们农场当前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全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更是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灿明在职代会如是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