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0点,临海农场种鹅全舍规模化高效健康养殖基地依然灯火通明,养殖人员季玉玮穿梭在鹅舍间,仔细检查种鹅的进食情况和温湿度数据。“现在巡舍比自家孩子还上心,”季玉玮笑着说,“多产一枚合格种蛋,年底绩效就能多涨一截,这干劲能不足吗?”
季玉玮口中的变化,源于农场推行的“责任制+契约化”考核改革。今年以来,农场着力深化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全员绩效考核评价量化、可视化,强化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导向,加大薪酬分配向生产一线倾斜力度,实施重点工作和重要领域专项激励,团队执行创造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种鹅全舍养殖项目是农场的重点特色产业,自推行量化考核模式以来,各岗位职责清晰、目标明确。如今新政策的出台,更是给大家添了把火。在养殖环节,从种鹅的日常照料到疫病防控,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直接与绩效挂钩。养殖人员徐夕辉算了一笔账:“按照新政策,要是年底能盈余,收入比我在社区更可观,现在每天都想着怎么把种鹅养得更好。”
海棠鸡养殖项目同样受益于这一激励政策。养殖负责人孙斌原来在宣传战线,转型到产业一线后,凭借着一股钻研劲,很快熟悉了林下草鸡养殖技术。“产品卖得好,项目有盈余,我们的绩效工资就能往上提,只有不断提升海棠鸡的品质,让咱们的产品走出去。”除了每天仔细检查鸡舍的温度、湿度,记录海棠鸡的生长情况,孙斌还不时前往养殖牧草种植区,收割鲜嫩的菊苣,优化海棠鸡的饮食结构,提升鸡肉口感。
农场党委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推进系统性改革,将内部治理优化与薪酬绩效考核深度融合,构建起权责清晰、激励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全员绩效考核与差异化薪酬分配为驱动引擎,全面激活组织效能。在薪酬改革方面,构建起科学精准的绩效考核体系,“一人一表”考核实现100%全覆盖。“每个人的工作任务、目标都明确写在考核表上,完成得怎么样,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审计部工作人员介绍说。同时,立足行业特性,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向关键岗位和一线职工倾斜的差异化分配机制,让一线职工切实感受到“辛苦指数”与“收入指数”的正相关关系,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为了让员工能安心在一线工作,农场党委在食宿保障上持续发力。种鹅养殖基地和海棠鸡养殖项目的职工宿舍宽敞明亮,配备了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不仅如此,每月还为一线驻点员工发放600元的专项补助。“农场把我们的生活照顾得这么好,又有这么给力的绩效政策,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干好。” 种鹅养殖负责人禹育海说道。
作为“社会职能移交”关键步骤,农场开辟新通道,5名原社区工作人员经选拔培训,优先补充至种鹅养殖特色产业岗位,确保改革过渡期队伍稳定、人尽其才,写好职能移交后半篇文章。
改革赋能,破局立新,农场正以全方位的创新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速奋进,让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让创新的动能充分涌流,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