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厚植林业沃土 绘就生态画卷

作者:发布时间:2022-12-12浏览次数:9

时值初冬,临海小城镇依旧色彩斑斓。枫叶红、栾树黄、垂柳绿……与房舍、道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场在林中 人在画中”的美丽生态画卷。

近年来,农场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场域产业经济、文化旅游、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产业强场 助推“宜业”临海

走进临海百果园内,林业工人正在为桃树修枝。“将生长不良的枝叶剪掉,有利于桃树过冬和明年的生长。”据林业负责人介绍,“临海五龙口”生态油桃以其纯正的口感和健康的品质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农场公司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结合农场实际,因地制宜,从各地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栽植冬枣、石榴、桃、梨、葡萄等果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果品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加快林业转型发展步伐,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观赏海棠科技产业园,占地400余亩、长5100米,是国家级海棠基因库种苗扩繁基地,栽植种苗10万多株,品种多达50余个;乔木化紫薇、金叶女贞基地全长6公里,栽植红火箭紫薇、女贞3万多棵;樱花资源栽培示范基地全长近1000米,是苏北沿海地区优良抗性樱花种质资源选育与示范推广三新工程,有樱花60亩品种35个;种植油用牡丹200亩,生产加工出“可以生吃的牡丹籽油”;农场境内还布局栽植了高杆三角枫、元宝枫、泓森槐、金刚刺、月季、迎春花、乌桕、红叶石楠、栎树等多个品种,特色林苗用于承接盐城大丰区、南通农场、海棠主题公园等多个绿化项目工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凸显。

文旅融合 构建“宜游”生态

“走,去临海看海棠花!”在临海,海棠园已成为周边乡镇的群众口耳相传、流连忘返的打卡点。春天时,花海如潮、游人如织,大人们纷纷驻足,用手机记录下清新芳香的花草,远处不时传来儿童们的嬉笑声。随着临海五龙口生态旅游区旅游线路的正式发布,农场公司逐年完善“产业经济+生态塑造+旅游业”的多元化创新发展模式,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农旅”特色景观。加快海棠主题公园建设,依托“十里海棠”“水岸樱花”“紫薇大道”“福地牡丹”等具有地域特色、农场特点的景点,推出海棠旅游文化节、中国农民丰收节、“花文化”形象使者等系列精品活动,并在新华网、中国农垦、盐城电视台等省市级媒体宣传推介,让外界更多地了解临海,释放临海的文旅魅力,发挥国有农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2021射阳(上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上,五龙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更是被列入“射阳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亮相大上海。

绿色引领 打造“宜居”家园

如今的临海农场,一河一岸景,一堆一片林,一路一道绿,职工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农场公司始终把绿化造林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在造林过程中,强化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格按照工程作业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督查,严把工程质量关,抓好后期管护,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切实提高造林成效。“我们按照‘宜绿植绿、见缝插针’的绿化原则,对小城镇中心区域植树绿化。这些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加了场域的绿化覆盖率,也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休闲、宜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农场公司党委积极引导绿化造林群众化、社会化,每年组织开展“绿色先锋行动”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全场参与绿化植树、共建“美丽临海 幸福家园”的热潮。“我们可以游玩踏青的地方越来越多,农场环境越来越美了……”说起临海的变化,老同志们有着深刻的感受,“农场公司党委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我们的生活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