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荣幸地获得了2023年盐城市无人机技能竞赛第二名的成绩,这既是对我们团队专业技能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扎根农垦、服务三农的极大鼓励。”参加本次大赛的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的鲍传华这样说。
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青年飞防大队”成立于2018年。事实上,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队伍,在垦区农业植保无人机技能竞赛中连续两届蝉联冠军,在县、市级比赛中也多次荣获佳绩,可谓是霸气十足。
2017年,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自主引进了垦区第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探索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上迈出了积极的一步。由于此前从未接触过植保无人机,要想尽快熟练的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并在分公司范围内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难度可想而知。十余名青年员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他们从刚开始的操作笨拙、起降迟钝,经常出现操作失误,撞到电线上、土墙上,更不乏出现“炸机”的惊险,日作业量只有300亩左右,到现在技能大为精进,复杂地形能够游刃有余,日作业量可达1000余亩。效率数倍提升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年轻人的艰辛付出,困难和失败没有压倒这群年轻人,他们愈挫愈勇,迎难而上。为了练好技能,他们放弃休息和周末,起早贪黑,刻苦训练操作技能。时值酷暑,在临海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年轻人。他们手持遥控器,日复一日,烈日晒得脸上、背上出现了大面积蜕皮,白净书生都变成了黑脸汉子,他们的技能在一次次磨炼中进步,故障率大大降低,飞的也越来越顺畅,圆满完成了分公司下达的试验任务。
如今的“临海青年飞防大队”不断地发展壮大,成员已接近百人,成为了临海植保的中坚力量。从无人机操作员发展为既能操作又能维修的复合型人才;从仅喷洒农药发展为播种撒肥多功能操作;从无人机的拍照发展为无人机日常巡田,临海飞防团队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键时期,他们利用休息日免费为附近年龄较大、经济困难的农民提供飞防服务、讲授植保技术,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认可,扩大了苏垦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品牌影响力。
临海飞防团队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一大批青年员工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体现,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泥土,全身心的投入到植保无人机事业中,为临海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另一方面是临海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近年来,临海持续聚焦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形成了从管理技术人员到农业大队队长到农业协管员,人人能飞防、个个是能手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