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新血液”活跃在农业创新的大舞台上,展现奋斗者风采。在临海农场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选择了在外人看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以满腔热情投身农业;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成为了一批新时代的“新农人”。
农学有成,为农有情
姜恒鑫是土生土长的临海人,从小就与土地作伴。父母起早贪黑在田间务农、爷爷头顶草帽扛着扁担……这样的画面一帧帧定格在他的记忆里,无法忘怀。父亲曾经开玩笑地说:“念这么多年书,总不能还像我一样种地吧。”恰恰是这句话,更激起了他浓厚的乡土情怀。2022年6月,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的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临海分公司18大队的一名协管员,大队里有什么工作他都积极主动承担,“多做一点,就能多学一点,就能进步一点。农业虽然辛苦的,但对于我们农学生来说,学以致用就是最大的成就。”
广袤乡土,大有可为
“小左工作可积极了,每天不是在踏田就是在挖沟,要不就是在操作无人机飞防……”让8大队队长朱海兵赞不绝口的小左,叫左元冬,在外打拼多年,2023年回到农场,担任临海分公司8大队协管员一职。午后的阳光下,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左元冬可来不及欣赏这片美景,只见他头戴安全帽,迅速将无人机调整到位,操控机器开始抛洒肥料。“目前,小麦正陆续起身拔节,施好拔节孕穗肥是当下关键环节。晚上干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虽说辛苦,但看到麦子健康生长,再苦再累也值得。”说完他嘿嘿一笑,转身又投入了工作中。
深耕厚植,笃行致远
丁蝶2022年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临海分公司农业中心,成为了一名植保技术员。夏暑高温期间,每天天刚微亮,戴好风帽、穿上雨靴、带上白瓷盆、记录本、取样袋,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查虫、赶蛾、取样成为了她的工作常态,农场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了她的足迹,洒下了她的汗水。今年年初,由于工作调动,丁蝶成为了五生产区的技术员,工作更为辛苦,但她不曾抱怨过一句,“我会把田间地头作为最好的课堂,把亲身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磨砺中壮筋骨、长才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粮食增产增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临海“新农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梦想,用真才实学助力农业增收,在临海的沃土上,以“情系三农、自找苦吃、追求卓越”的精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誓在农场的土地上“闯出名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海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