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水稻育秧备耕忙 赢在丰收“起跑线”

作者:周克友发布时间:2024-04-30浏览次数:10

暮春早间的空气仍有些许凉意,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5大队场头上,传来一阵阵“嗒嗒嗒”的轰鸣声,水稻育秧流水线上正有十多人井然有序地工作着。上土的工人撸起袖子,不停地挥动着铁锹。筛土机上细土翻飞,而后又快速地落到了前面的斗子里。前面的摆盘工人,缓时端坐、急时站立,手速飞快,拿盘、摆盘一气呵成。后面叠盘和推盘的工人不慌不忙,不一会儿,一摞摞播种好的秧盘就整齐地摆放在了水泥场上了。

“大家加把劲,再做一列就休息!”队长徐洪兵大声喊道。他们从5点半开始,已经连续工作2个多小时,机器不停,人不歇,平均一个小时,可以制备1300多盘秧苗。每天工作近十个小时,基本可以满足200亩大田的栽插需求。为了达到大队水稻生产的目标,他们要这样工作整整十三天。

育秧流水线制备好的秧盘整齐摆放在场头上,进行暗化处理。暗化的秧苗在幽闭的空间里积蓄着破土的力量,一般3-7天就可以达到“立针”的条件,大队也会随之进行搬盘工作,那些秧苗也得以重见天日。

搬盘前需要先用板车把场头暗化完成的秧苗拖运到秧池,才能给秧苗们“安家落户”。拖运秧苗可是个技术活,秧池预留的机道比较狭窄,使得转弯、倒车、上下坡难以掌握,只有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才能胜任。搬盘摆放遵循“齐、平、快”的原则,拉线放样、板面整平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工人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则是工效提升的关键。秧盘摆好后,还要覆盖无纺布,好似铺上一层“魔毯”,防寒保暖、保温保湿。

摆放好的的秧苗还未脱胎变绿,第一场甘霖如约而至,并非来自天上,而是从秧池内铺设的管道中喷淋而出。临海分公司的微喷灌旱育秧技术运用多年,育成的秧苗健壮挺拔,但是秧苗管理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微喷带在长时间的喷淋过程中,时常受力歪斜,造成喷水不均匀。如果出现喷水不到位形成的“死角”,管理人员随即到秧池里调整微喷带,即使穿着雨衣,也常常淋得满身是水。刚揭去无纺布的秧苗十分娇嫩,天气炎热时,如果喷水不足,十分容易受到高温热害,出现卷叶的现象。管理人员采取定时定点观察,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秧苗正常生长。如果天气预报有低温霜冻来袭,为了防止秧苗受到冻害,还要在深夜不同时段进行喷水处理,以水调温,保护秧苗。

每一株秧苗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未来的梦想。这份对秧苗的珍视与热爱,正是从事水稻生产的人们的骄傲与坚持。育秧见证着他们与土地、与秧苗的深厚情感,也记录着他们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