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水稻播种育秧阶段,俗话说得好: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为育好秧育壮秧,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把育秧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当成改进点,把改进点作为创新点,把创新点做成创效点,助推育秧工作高质量开展。
在四生产区21大队田头,管理人员徐静正在摆放秧盘,只见平整光滑的秧板上,一排排秧盘纵横交错,摆放的紧密整齐,严丝合缝,畦面上没有了边角不够摆盘浪费秧板的现象,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盘盘破土而出、生机盎然的的稻芽。“今年我们大队将秧畦宽度从4.1米调整为8.2米,减少了秧池开沟数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省了成本,还方便了秧池管理。”
四生产区管理人员针对往年微喷旱育秧过程中存在的秧池畦面宽度和秧盘尺寸不配套,出现畦面摆盘面积利用不充分、畦面沟边秧苗易失水发黄等问题,在去年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在全生产区推广该项技术。“四生产区种植面积15300多亩,仅这一项生产措施的改进,可节约秧池面积约20亩,节省的面积种植小麦按单产1300斤单价1.2元计算,平均亩增加收入2元左右;同时1亩大田开沟成本降0.3元,正反一调亩增加收益2.3元。”生产区技术员曹荣兵自豪地说。秧畦宽度的调整,有效减少了畦面沟边秧苗因爽水快遇高温天气易失水发黄的面积,提高了秧苗素质。同时,田间微喷带合理摆放,极大方便了管理人员进行喷水操作和检查喷水盲区等,他们还利用闲时水泥场头育备用秧苗,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