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盐碱地里飘“油香”

作者:张海华发布时间:2024-06-04浏览次数:10

花香变油香,油菜收割忙。6月3日,在临海农场外拓基地顺拓生产区油菜田上,收割机缓缓驶过成熟油菜,扬起一阵秸秆碎渣,千亩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油菜正式开镰收割。

金灿灿的油菜花摇身一变,成为颗粒饱满的油菜籽。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株株油菜被快速地“喂”入机器,经过脱粒、清选后,油菜籽被收入“囊中”,再由运粮车运送至场头机械翻晒。打碎的秸秆就地还田,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还可增强土地肥力。

顺泰生产区原来是射阳盐场的盐田,后来通过水产养殖改良,再复垦为农田,土质盐碱化重,去年却创造了平均亩产420斤的傲人成绩。“今年的产量肯定是比去年高,油菜整体长势好于去年,更加平衡。”顺泰生产区党支部书记高畅说,顺泰生产区以“适墒抢播、冬前壮苗”为核心,今年油菜的播种期比去年提前了5天,在适播期内抢墒趁墒播种,并多次进行促平衡防冻害,为壮苗越冬打下基础。

在2大队田头,管理人员陈浩墩身下来,仔细拨开油菜秸秆碎渣,检查油菜机械收割质量,发现损失率高出要求,立即示意驾驶员停车修整,及时降低拨禾轮和车身速度。“成熟的油菜籽经过太阳暴晒,割台一碰到,果壳就会炸裂开,油菜籽也会掉落在地上造成损失,我们都是在早晚收,能够将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盐碱地变良田,更是“聚宝盆”。顺泰生产区选择耐盐碱高产高油宜机油菜品种“沣油737”为核心栽培品种,以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为关键,综合应用浸种、减氮增磷补硼、化学调控、化学催熟等技术手段,建立优质高效群体,实现油菜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