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居高不下,适逢水稻拔节期,临海农场一线管理人员多措并举,加强田间水稻管护。
气温过高会导致水稻根际温度过高,叶尖容易枯黄,对于拔节之后的水稻,遭遇高温也会影响穗型。针对这一阶段的高温,各大队管理人员发挥踏田基本功,每天都要查看不同条田水稻长势情况,一方面检查保水的条田是否有漏水情况,另一方面对于排过水的条田,查看晒田的程度,确保在水稻拔节期减轻高温胁迫,降低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现在温度高,白天不能施肥,很容易引起肥害,所以现在都是傍晚之后才开始施肥。”28大队管理人员朱宝贤正在查看上水情况。据悉,为了保证肥料最大化被水稻吸收利用, 大队管理人员均是“挑灯夜战”,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同时封好条田出排口,保住水层,延长肥料溶解被水稻吸收时间,助力水稻拔节期孕育大穗型。
水稻拔节期也是水稻群体的高峰期,易发纹枯病,遭受飞虱、二化螟等害虫危害。为此,大队管理人员每日清晨穿着套鞋,带着瓷盘到田间调查虫害发生情况,对于病虫害发生重的条田立即用药,治病兼防虫,管理人员化身“田医生”为水稻“巡诊摸脉”,为水稻高产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