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推改革 聚合“四力”促发展

作者:王忠民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次数:10

一、问题与挑战

在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如何更好地把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如何积聚可持续发展力量,如何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临海农场针对面临的问题,朝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剖题答卷。

二、举措与成效

1.党建融合经济,发挥“引领力”。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党建与经济发展相融相促。发挥领导“头雁”和专家“智囊”作用。通过“走出去”,赴国内相关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技术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请进来”,邀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座谈交流,谋划产业发展,推动林业资源价值转换。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和党员“示范”作用。党建“领航”赋能、支部“领衔”发展、党员“领跑”带动,创新“党员+”模式,在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农场因地制宜发展海棠鸡、豆角等林下经济,组织党员干部到一线支农、服务,有效解决农忙时间紧、用工短缺等燃眉之急。

2.管理提升效能,增强“竞争力”。推动公司治理制度化长效化和经营市场化规范化。完善经营责任制。签订“两书一协议”,完善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平时考核为主、年终考评为辅的综合考评方式,精准考核保障实效。坚持“四规”管理。公司党委、董事会及经理层履行合规管理职责,有关事项按程序议事、决策;依法维权,合规处置有关改制企业资产问题,为公司及时止损增效。强化财务监管。编制农场公司资产负债约束方案,适时进行财务检查,确保财务健康。坚持安全常态化检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20次,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坚持人才培养市场化。推行管理人员岗位竞聘,持续开展青年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3.科技创新应用,激活“驱动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成立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和科技信息中心,推进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智慧农业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申报“农田水利灌溉分流装置研发”“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过滤装置研发”“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3项专利,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合法性和市场竞争力。主动寻求合作发展。对接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探讨产业发展;与江南大学产研院教授共同开发海棠系列产品并推广市场;与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团队合作科技创新项目。成功申报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1项,获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牡丹产业发展。农机创新应用。通过改造正反旋播种机播种,实现小麦播种深浅、行间距精准控制,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改装大型联合收割机割刀,降低收割损失率、减少灭茬作业,缩短收割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产业创造特色,焕发“生命力”。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强化重点行业保障。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完成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平台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直观了解管理农场资源资产。持续应用农业无人机常态化巡田,扩大智能斗门应用,现有智能电站11座,智能斗门220个,涉及面积1万余亩。建立健全农药废弃物回收,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推进智慧农业科技园建设。土建部分2024年5月通过联合竣工验收,8月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证书,11月完成现场所有工程量并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落实一体化扩量发展战略要求。对种植大户进行常态化技术服务。利用林下资源,进行牡丹育苗,扩大牡丹栽植面积;拓展产业新品,种植80亩中药材。

三、经验与启示

临海农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理念、为民思想,守正创新,积极推动党建与经济相融合,积聚改革发展力量,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为“强富美高”新农垦、新农场建设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