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的根基。当前正值 “三夏” 生产关键期,临海农场打响争分夺秒的保种保粮 “接力赛”,以高效协同的作业模式,全力冲刺,跑出守护粮食安全 “加速度”,1.8万吨小麦种子已顺利归仓。
今年,临海农场种子田里繁育了郑麦1860、淮麦50、天民184等20个优质品种——郑麦1860以抗倒性强、高产稳产著称,淮麦50具备优异的抗病性,天民184则是耐旱性突出的节水品种……这些优质 “金种子” 全部完成进仓入库,为后续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储备。
自“三夏”生产启动,临海分公司锚定“种粮安全”核心目标,全力推进粮食颗粒归仓。农场迅速调配60余台收割机投入小麦抢收,各大队按照作物成熟顺序,严格落实 “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场头管理人员全程驻守,实时调度农机作业,确保收割、翻晒、扬净等环节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徐兵介绍,农场建立保种保粮协同机制。加强与种子公司信息联动,实现关键生产数据实时共享、精准对接;组织25辆运输车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对达安全水分标准的种子即刻入库调拨,高效腾场;工作人员全程跟进麦种收割、晾晒、入库全流程,确保作业无缝衔接。通过强化场企协同与流程优化,大幅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据农业中心负责人徐建锋介绍,临海农场每个条田均严格按照保种技术标准种植,全方位配合种子公司开展留种保种工作。“针对当前形势,我们通过精选去杂在临海农场增加备用种储备,留种田由2万亩增至2.8万亩,超额完成保种任务。”大华种业射阳分公司临海基地负责人刘浪表示,“公司对种子生产实行‘统一连片布局、统一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种子收购’‘六统一’的规范管理,为优质种源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从金色的麦浪到满仓的良种,临海农场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接下来,将持续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筑牢种子质量安全防线,让更多优质“金种子”扎根沃土,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多“临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