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农场:奏响青春攻坚最强音

作者:梁俊发布时间:2025-06-27浏览次数:10

临海农场种鹅全舍规模化高效健康养殖项目,是“产业项目突破年”的重点工程,更被列为“书记项目”。工期迫在眉睫,任务艰巨繁重,专业要求极高。“我们紧盯产业项目关键环节,每个节点都建立‘挂图作战’机制,就是要打赢这场硬仗!”青年突击队员季玉玮语气坚定。

迎战“书记项目”,决胜极限工期

号角吹响,动若雷霆。一张精细到“日”、落实到“班”的攻坚作战图迅速铺开。混凝土泵车臂架划破夜空的频次,见证着三班倒连续作业的攻坚常态。测量放线、基础浇筑、钢构凌空、设备就位、环控调试……每一道工序都镌刻着他们争分夺秒的身影。高峰时期,多工种、多工序交织如梭,突击队员化身“全能协调员”,穿梭奔忙于各个作业面,反复论证方案,自主研发三款实用型辅助设备,确保高效协同、精准推进。

筑牢“青安堤坝”,守护生命防线

速度不减标准,进度不降安全。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排头兵”作用,每日巡查紧盯安全帽佩戴、设备规范操作、临时用电安全等关键风险点。针对鹅舍特殊环境,重点排查通风系统密闭性、防漏电保护、地面防滑处理等潜在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施“发现-通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小到一颗松动的螺丝,大到一项施工方案的优化建议,都记录在案、责任到人、限时销号。期间,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数十项。

体现“临海速度”,铸就标杆工程

从4月21日鹅棚破土动工到5月25日部分鹅棚具备养殖条件,35天的鹅棚建设创造“临海速度”。高标准完成近3000平方米的养殖区的智能化改造,可实现水线、料线的全自动管理;完善的温控、风控系统,为种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全封闭、可循环的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疫病风险,提升养殖效益。”省农科院戴子淳博士在查看项目时评价,“农场种鹅养殖基地的设计建设标准在全国同类项目中位居前列。”